端午節的由來


農曆 五月五日 端午節,是我國重要節日,和春節、中秋並列為中國三大重要傳統節慶之一。古代「午」與「五」同音,所以端午又稱端五。的意思和相同,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﹔端五的字又與相通,按地支順序推算,五月正是月。又因午時為陽辰,所以端五也叫端陽。 五月五日 ,月、日都是五,故稱重五,也稱重午。
   
五月五日 古人又有以蘭草湯沐浴的習俗;所以又「浴蘭節」。唐宋時,此日午時為「天中節」,而午時為「陽辰」,所以它又稱端陽。明清時,北京人還稱其為「五月節」或「女兒節」。此外,端午還有許多別稱,如:夏節、浴蘭節、天中節、地臘、詩人節等等。

   
端午節時值夏季,正是疾病開始流行的季節,因此端午節的由來,可追溯為驅邪避惡,以求身心的平安。也會讓大家聯想到傳說之一的愛國詩人屈原的故事,更增添了端午節的重要性。
端午節的別稱之多,間接說明了「端午」節!


 


端午節的習俗
端午節最令人期盼的活動便是划龍舟、住家門口都掛菖蒲和艾草、成人飲雄黃酒、小孩身配香包,這些物品據說都有避邪,保平安的作用。端午節最為人熟知的食品便是『粽子』~傳說粽子最早是因鄉民於屈原投江後,唯恐江中魚蝦吃掉屈原身體,乃以竹葉包糯米飯擲入河中,想要使屈原身軀完整,後來所包的食物除糯米外,尚加入豬肉、花生、鹹蛋等內餡,演變成現代的粽子。傳說端午節中午,可將雞蛋直立,而立起雞蛋的人,未來一年會有好運兆。


   端午節可說是現存的重要節慶中,歷史最悠久的。由現代的眼光看來,祖先對端午節的看法確有其獨到之處:在這初夏蟲疫滋生之際,以端午節提醒大家做好保健的工作。菖蒲、艾草及雄黃酒固然是傳統避疫保健的方式,現代人應尋求更進步的方式進行保健活動,延續先人的智慧。

 

 

 

欣逢端午佳節的來臨,我們除了吃粽子外,還讓幼兒DIY做香包,

老師準備了多種造型的香包,讓小朋友選擇自己喜愛的圖案,

縫製屬於自己的香包,

接下來我們一同欣賞孩子動手做香包的花絮片段!






首先老師先講解香包製作過程及注意事項!您看寶貝們可聽得很認真唷!




接下來就是小朋友大顯身手囉!做出屬於自己的可愛香包!

 




認真的孩子最可愛了呀!


細心的一針一線慢慢的缝,每個人看起來都好專心喔!

接下來就是要將棉花放進去唷!別忘了還有驅蟲用的『香豆』要放進去才算是香包喔!



哇!終於大功告成!這是我的專屬香包唷!漂亮吧!

 

 

炎炎夏日蚊蟲多,寶貝們親手做香包,迎接夏季來臨,

為自己多了一份防護,也了解為什麼要做香包的涵意!

配戴上自己做的香包,希望每個孩子都能過一個平安又健康的端午節!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安君兒幼兒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